電信咨詢公司Frost&Sullivan近日發布的分析報告認為,到2012年,現行的
IPv4地址資源將全部耗盡。
報告認為,由于智能手機和
IPTV等可接入互聯網的新技術設備迅速增加,現行的IPv4地址資源將很快耗盡。到2012年時,全球將有170億個設備接入互聯網,屆時,IPv4地址將全部分配完畢。
IPv4可容納約43億個IP地址,其中約三分之一已經投入使用,另外三分之一已經被訂購。相對于IPv4的32位IP地址,IPv6地址為128位,因此可提供的IP地址數量將達到2的128次方。
業內專家表示,只有對互聯網數據傳輸協議進行升級,才能徹底解決互聯網資源緊張問題。由網絡設計師、運營商和設備供應商組成的聯盟目前正在研發新的互聯網協議IPv6。
IPv6采用了不同的數據結構,支持新協議的設備可以自動接入網絡,這點對于在線游戲和
P2P文件共享而言方便至極。至于服務供應商,他們可以更好地進行數據分類或過濾。
但是,要部署IPv6協議,當前的大部分設備都需要升級或替換。IT管理人員需要接受培訓,并對網絡進行測試。據調研機構RTI國際預測,在未來的25年內,上述成本將高達250億美元。
對于Gartner和IDC等知名顧問資訊機構,這筆費用無疑是一筆橫財。此外還將受益的是一些目前正在從事IPv6的專業公司,如Command Information。但最大的受益者還是那些未對當前網絡升級的企業。Command Information公司CEO湯姆-帕特森(Tom Patterson)稱:該領域的一些落伍者將直接跳躍到IPv6。
在IPv6市場,美國屬于追趕者,預計到2008年才有充分條件部署IPv6。而亞洲和歐洲則走在了前面。帕特森稱,由于中國互聯網發展迅猛,而所分配的IP地址還沒有美國斯坦福大學多。因此,中國極力倡導IPv6,并正在搭建全球最大的IPv6網絡之一。
據帕特森透露,目前很多
寬帶供應商已經開始注冊IPv6地址,部分大型公司也在企業環境下部署新一代IPv6網絡。但是,考慮到250億美元的升級和培訓費用,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心存余悸。畢竟,IPv6環境尚未成熟,而且是長期才能見到效益。
據RTI預計,到2008年30%的應用廠商將集成IPv6功能。作為業內領頭羊,
思科的
路由器幾年前已開始支持IPv6。目前,微軟的操作系統還不能自動支持IPv6,但新系統Vista將自動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IPv6平臺的不成熟是其最大的弱點。”McAfee的CISSP安全咨詢師Cory Benninger表示。

摘自:先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