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移動和電信正式開打3G用戶爭奪戰,和期待中不一樣的是,首發的搭檔并非是手機終端,而是以上網本為代表的PC終端。移動直接推出了購買上網本的高額資費補貼,電信則通過捆綁固話和WiFi上網的方式招攬用戶。相同的是,兩者的目標人群都瞄準了商務人士和學生人群,前者經濟實力強勁、移動辦公需求強烈,后者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無疑都是3G推廣的優秀目標群。但是,3G上網僅僅針對的是這些人群么?個人對此持有不同看法。
作為媒體工作者,本人有幸在第一時間里體驗了一下移動和電信的3G上網。實話實說,擁有龐大固定寬帶資源的電信在上網這方面的確還是有些技術優勢,EVDO的網頁瀏覽速度基本上可以向1M的ADSL看齊,就算是軟件、視頻下載也大多能夠維持在50KB/S的水平,具有相當強的實用性。
經過一番簡單的試用,我個人倒是產生了一個頗為大膽的想法,那就是把家里慢如蝸牛的小區寬帶給停掉,買張包月的EVDO上網卡取而代之。這并非因為我對3G上網的速度已經足夠滿意,何況目前3G上網的高額資費和每月不到100元的不限時、不限量的包月小區寬帶相比還是毫無性價比可言的。我之所以產生這種沖動,一方面是因為我個人對于下載的偏執,另一方面則是對于中國特有的“最后一公里”壟斷的強烈反感。我所居住的小區是廣州某知名地產商開發的,在潛規則的運作下,該小區只能接入該地產商參股的寬帶接入服務商。也就是說,我明知道電信的ADSL更快,但即使我愿意多花更多錢報ADSL也裝不上。不僅如此,有線電視可以裝,但是有線電視提供的寬帶卻不能裝;鐵通電話可以裝,但鐵通的ADSL卻不能裝。如此“怪現象”,真是足夠“中國特色”的了!
然而,這“最后一公里”的壟斷在3G網絡面前卻是不堪一擊:你不讓人家進來鋪線路,還不讓人家的手機信號覆蓋到小區啊?這正是3G推廣的另外一個突破點。和移動商務人士、學生人群相比,家庭用戶的無線寬帶勝在穩定,一般家庭用戶的寬帶使用都是以年為單位的,只要運營商能夠在資費制定方面更加靈活一些,一大批像我這樣受困于寬帶“壟斷”之苦的消費者都可能立馬投身3G的陣營。當然,要想真正穩定這部分家庭用戶,運營商還得在信號覆蓋、上網穩定度等細節上做更多的努力。以我個人目前體驗的情況來看,EVDO的速率勉強夠用,如果能夠進一步提升到與2MADSL相當的水平就更好了。另外,穩定性還需加強,時不時斷線的毛病應該是3G成為家庭無線寬帶服務首選目標的最大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