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分布功能平面(Distributed Functional Plane)
分布功能平面從網絡設計者的角度描述了智能網的功能結構,它由一組被稱為功能實體(FE)的軟件單元構成,每個功能實體完成智能網的一部分特定功能。各功能實體間的信息傳遞遵循智能網應用協議(INAP)。
每個功能實體還可進一步劃分成功能實體動作(FEA),將某些FEA按一定的順序組合在一起,通過標準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來協調它們的執行,就可以構成SIB。也就是說,每個SIB都是由一些分布在各個功能實體內的FEA互相協作、共同實現的。
圖3是ITU-T智能網能力集1(IN CS-1)中分布功能平面示意圖。

圖3 IN CS-1分布功能平面示意圖
如圖所示,分布功能平面上主要有以下幾種功能實體:
呼叫控制代理功能(CCAF):是用戶與通信網的接口,它向用戶提供呼叫接入功能。該功能通常由終端呼叫設備來實現。
呼叫控制功能(CCF):識別出智能業務并將其提交給智能網來處理。該功能通常由程控交換機來實現。
業務交換功能(SSF):處理CCF與SCF間的通信,并進行兩者間的消息格式轉換。
業務控制功能(SCF):實現對智能網業務的控制。它是智能網的核心功能,比如:業務邏輯程序就是由SCF來控制執行的。
業務數據功能(SDF):與智能網中數據庫相關的功能。智能網數據庫存放各種用戶數據、網絡數據和業務數據供SCF查詢、修改。
專用資源功能(SRF):負責智能業務中用到的設備資源,如:語音提示、語音合成等。
業務管理功能(SMF):負責業務邏輯、業務數據、用戶數據及網絡等方面的管理。
業務生成環境功能(SCEF):負責智能業務的定義,開發,測試及向SMF的傳送。
業務管理代理功能(SMAF):為SMF提供人機操作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