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G對傳統的光網絡技術有什么挑戰?
從目前的光網絡上看,SDH無疑是最主流的技術。在2G時代,SDH對TDM業務的適配是非常成功的。而在3G時代,由于各Iu接口采用了ATM協議,意味著我們的光網絡必須支持ATM技術。有人會問,是不是這意味著ATM的復興呢?回答是否定的。我們利用ATM技術并不代表著我們要用ATM組網,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在SDH基礎上對ATM業務進行支持,這就是MSTP帶給我們的好處。
2.2、3G對光網絡的帶寬需求究竟有多大?
這是個很頭痛的問題。如果真正達到3G定義的在靜態環境上有2M的速率,那么一個基站的扇區帶不了幾個用戶,即便是步行速率的384K,數量也很有限。由此可見,我們在3G建設的初期,就按照3G的定義來估算我們的帶寬需求,那將是一個不可估量的數字。從目前的情況看,必須對數據業務進行限數,即對各種高速率的數據用戶進行數量限制,而對速率為12.2K的語音用戶進行大幅度的支持。
2.3、3G下什么樣的產品或是廠商能夠更好的生存?
有網友在論壇上問我,光通信廠商如何在3G下更好的生存?這個問題基本已超出了技術范圍,我說我只能瞎說兩句。首先,我覺得3G對光網絡產品有很大的挑戰。我看到,很多廠家的3G無線設備上集成了STM-1光口,有的甚至能在明年推出1+1備份的光口做MSP。假如有一天,在RAN上我看不到一端光端機,我也不會驚訝。而且,AAL2交換技術作為ATM業務匯聚的一種新技術,本身已經超過了MSTP提供的基于VPI/VCI的交換,這樣意味著Node B有可能比MSTP更具競爭力。
2.4、運營商在3G下的光網絡策略是如何的?
對于老牌的電信/網通而言,由于光網絡一直遵從的是本地固定電話匯接網的結構,不僅網絡結構上不符合3G的業務形式,而且目前網絡中富余資源太少,很難利用。這就意味著,至少在C3層面上,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傳輸B平面”,也就是說,需要重新建立一個符合3G業務特征,為3G預留容量的光網絡。
而對于聯通/移動而言,由于它們已經在CDMA和GSM上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經驗,而且它們的光網絡和無線網絡掛鉤密切,因此應該考慮以利舊和擴容為主要思路。尤其它們的光網絡建立較晚,MSTP產品占大多數,在升級的條件下可以更好的支持ATM業務。
3G的熱潮從2000年開始已經很久了,但直到最近才真正有所動靜,光纖在線希望這一次3G不再是海市蜃樓的虛幻,它能帶著光通信一起飛躍到光明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