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產部通信科技委員會常委謝麟振日前稱,
手機電視國標出臺尚無時間表
手機電視即將展現出的巨大商機,開始引爆了一場跨行業性的整合。
9月1日,信息產業部通信科技委員會常務委員謝麟振在深圳舉辦的2006
移動電視(手機電視)國際高峰論壇上透露,雖然手機電視的中國標準出臺尚無具體時間表,但移動
電信運營商與廣電運營商將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
“上周國家
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標準出臺,為手機電視國家標準出臺奠定了基礎,因為手機電視是數字電視的一個分支。”謝麟振表示,由于廣電總局正在進行手機電視地面傳輸和衛星傳輸的試點,并計劃在兩年內大范圍擴大手機電視
網絡的覆蓋范圍;而移動電信運營商也發展了自己主導的手機電視商用系統(
流媒體),擁有70個頻道和150萬實際用戶。基于這兩點,估計手機電視國家標準可能不止一個,而是流媒體、地面傳輸和衛星傳輸的多元化格局。
謝麟振還指出,目前手機電視發展的瓶頸并不在技術和網絡層面,真正的瓶頸在體制層面,因為手機電視要求移動電信運營商和廣電運營商的業務實現深度交叉、交匯和交融,這兩者掌握手機電視最為關鍵的環節:終端渠道、終端、網絡和內容,等等。
謝麟振的擔心并非多余的。
《第一財經日報》在論壇現場發現,廣電系統下的各地移動電視運營商踴躍參會,而國內移動電信運營商卻沒有一家。
“現在沒有誰能預測手機電視國家標準具體采用什么技術標準,也無人能預測標準出臺的時間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地方電視移動公司的負責人說。據悉,該地方電視移動公司已經在當地大范圍設置手機電視網絡發射臺,卻苦于沒有國家標準、終端和受眾,巨額的投入只能閑置,等待國家標準。
“我們需要標準,只有先有了標準,我們才敢大規模介入,手機電視才有可能形成有秩序的產業鏈。”
英特爾通信技術與服務部亞太區主管楊鐘仁透露。
“國家標準很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準入條件。”運營GGTV手機電視的中交星網董事長兼總裁楊成功表示,標準出臺既可以“先有雞后有蛋”,也可以“先有蛋后有雞”。手機電視運營中了解消費者習慣才最為重要,所以不能坐等國家標準,而要先讓消費者接受這些業務。
目前GGTV的實際登錄用戶已經超過30萬人次,GGTV將目標指向了4億手機用戶。

摘自: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