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7*24小時免費
銷售服務熱線 |
|
|
800-830-1026
|
|
|
|
|
|
|
|
|
|
|
新聞行業動態當前位置 > 首頁 > 新聞行業動態 > 瀏覽內容 |
電信轉型渠道為王 |
2006/7/31 |
一、全球電信設備業大洗牌 新技術是誘因 而非需求推動
主持人陽光:呂教授是對通信業研究非常深透的專家,今年上半年,國際全球范圍內的并購浪潮風起云涌,傳統電信業可能處在低潮的整合階段,您認為它是基于一個什么樣的背景下,爆發了這樣一個整合的浪潮?
呂廷杰:應該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到今年上半年,大的電信設備制造商先后進行了并購,阿爾卡特和朗訊,諾基亞和西門子等都進行了整合。所以社會各界包括運營商在內,都十分關注這種整合,我想這種整合這么幾個特點:
全球電信設備商已經開始重新洗牌,這種洗牌的導火索我們可以追溯到去年年初美國百年老字號(AT&T)賣給西蒙貝爾這個事件,我們給MBA的教學中也給學生說了這個案例,有的同學說是需求,有的人說是技術發展的趨勢,還有人說是監管的規則等等。
但是實際上,導致電信市場洗牌最重要的因素是技術進步。我們回顧AT&T的歷史,AT&T有100多年的歷史,上百年的發展中,需求不斷發展,盡管美國80年代初也成功整合了AT&T,但是都沒有為它找到更好的盈利增長點。是什么導致他的削弱呢?就是IP電話的出現。
貝爾實驗室是最先發明蜂窩移動電話的研究機構,但是他們做了一個誤判,他們認為IP沒有市場,就轉手讓給了其它公司,然后找了摩托羅拉,摩托羅拉在芝加哥試驗了全國的第一套電話。
二、3G是中國的市場機會
技術在不斷顛覆市場,這個技術還帶著一個特點就是通吃,我們前不久做了一個研討會,在這個會上我專門做了一個觀點,有很多人對中國的CDMA持懷疑態度,政府還有國內的一些廠商極力推廣的是TD-SCDMA技術。
我覺得要解決一個重要的問題,有一些運營商說實驗不成功,1994年聯通公司成立,引用了GSM,慢慢的適應然后成熟。我覺得技術和外部性有關系,什么叫外部性?講一個通俗的例子,我養貓、養狗挺好玩的,但是鄰居不高興,還有造紙什么的,影響了下流的河水,這些就是外部性的問題,通信的外部性表現得非常強烈,如果手機,比如說我自己一個人用手機,沒有用。如果我的親戚朋友有手機,我就跟他們聯系了,那么全世界都有手機了,我就可以跟他們聯系了。CDMA2000是最優秀的,從技術的先進性來講是最好的,過渡也比較平滑。
然而全國80%的市場都是GMS,結果導致了全球CDMA2000的市場份額很少。還有經常跑出國漫游,我要帶兩部手機,多模的成本很高。所以我們說技術的東西并不是最先進、最好的東西,具有很強的破壞性。美國的CDMA的失敗,逐步市場萎縮的教訓告訴我們,為什么歐洲那么多國家會聯合起來開發新的標準,推出一個歐洲標準,這就叫標準的市場擴散力,這個擴散力直接影響到的WCDMA的市場。
GSM占了80%的市場。我就講這么一點大家就明白,為什么漫游的用戶非常的方便,他可以到世界上80%的地區都可以使用,種種的優勢導致了他的擴撒力,導致了他的市場力。所以市場的整合,一個就是說通訊技術的日新月異更新換代,需要有一個強大的研發團隊,中國TD其實國家傾注了很多的投資,也希望有很多的企業參與,但是我想告訴大家一個數據,有一個比例這是我們到國外調研的時候人家告訴我的,如果我投入一個億提出一個標準,因為標準的初期主要是研發,但是我可能投入十個億把專利注冊起來。此外光有專利還不行,第三階段的研發要投入100個億,相應的人的技術也要投入。
我們投了1個億得到了國際的承認,但是10個億我們就沒有了,現在我們投入100個億把產品做出來,這個投入非常大。現在國際上的制造商發現,哪怕你把專利注冊了,你提出一個產品,我基于你這個東西強注一個專利。國際上,互相的專利使用可以免費了,中國沒有任何專利權的時候,你要買別人的。但是中國現在已經具備了這個能力,你可以參與到俱樂部里,但是發現后來的100個億,這只是一個比例的關系1比10。那么這個投入是巨大的,所以靠小規模的廠商很難,這種小規模的上場在投融資能力、人力資源的投入等等各方面實驗條件方面都存在問題,所以我想由于標準的外部性這種要加入強使標準,所以要做成大團隊,就是商品化的研究這是很重要的。
只要有一個多米諾骨牌的效應,只要有一個企業這樣,會有很多企業這樣。那么,過去我們設備制造業包括我們其他的一些固定產品,我們游行產品的制造業比如說汽車,它不具備這種特征,它有規模經濟性。
到一個程度了再生產你的銷售規模你就虧損了,但是你要注意微軟的軟件賣的越多掙的越多,但是請注意,就是知識經濟的保護使得更多的企業向高通發展了,同樣開發一個專利,你想想他有什么成本,所以才導致了制造商必須要形成巨大的規模,邊際效益遞增沒有一個邊了,他希望規模越大、肯定效益越好,否則的話他無法支撐,跟整個科技創新體系中的知識產權保護的政策還是有關系的,所以幾個歸納一下就是說首先是要進入主流技術。
三、只有兩種人反對3G
主持人陽光:我們接著往下聊這個事,我們慢慢介入到正題里去了,我們也是談全球電信業發生的大的浪潮,尤其是新市場需求的變化,我們在大的框架下思考國內業電信業的問題。
就是說我們這種技術含量更低一些,附加值也不是很高,這塊我們中國傳統怎么面對這種新的挑戰,不管3G也好,包括數據業務,很多技術帶來商業機會這一塊,包括您剛才談的問題對于3G的爭論。
全球電信的整合,中國電信業如何應對,第三個就是在國際上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大家都很關心中國電信業發生的變化,今年年初也肯定中國移動控股了鳳凰衛視,新媒體有一種嘗試的一種轉型也好,業務的延伸也好。他們前不久在海外嘗試收購的大運營商,您是一直非常關注中國電信業的這種未來的發展,您怎么看待這種變化。
呂廷杰:電信產業近幾年在全球范圍內的確發生著變化,在中國表現為叫電信的轉型。剛才您談到首先我們的運營商現在效益不是特別好,這個是對的。現在他們效益不如前幾年成長還是在成長,遠不如前幾年的旺盛、成長的能力也大不如前。可能只有中國移動一家還是保持高速的增長,其他幾家都出現了萎縮的現象。但我們的技術比較先進我還不敢茍同。中國電信基本上是跟國際接軌的,因為也有人提出中國再不上3G可能就落后了,因為技術進步沒有國家去阻止技術進步,這是一個事實。
那么你剛才談到中國移動收購鳳凰衛視的股份,這是比照這國際上另外兩個大公司的舉措,也是找了咨詢公司做了深入的分析做出的決定。首先是韓國SK電信收購了韓國一家電影制片廠、收購了一家銀行。緊接著日本的NTT收購了富士電視臺,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所以通訊產業反對3G的就兩種人。
一個就是極其傳統的電信人,他干了一輩子電信,他看不慣為什么要上3G,那個網絡很強的可管理性、可控制性,網絡是智能的,鐵路都有信號專業,控制管理。所以這個叫網絡和業務不分離鐵道部做了網絡他一定經營著客運和網運,都是他自己的經營,傳統就是這樣的結構。所以很多人拿這個事業再去看3G,那你花上千億美金,你花幾百億美金。我們電話網80%、90%的業務還是來自于語音的業務,你上3G可能沒有用途。
還有一批人就是純搞互聯網的人,那么他認為網絡是透明的管道,不要控制、不要管理。用戶上去以后就是行了,那要是這樣的話,你這個通訊的概念跟我這兒有什么關系,你應該去解決無限接入的問題,只有這兩種人會反對3G,但是我想說一點第一代的移動通訊用模擬的方式解決了人跟人語音的溝通。
四、網、業分離是趨勢 電信業和娛樂業、傳媒業和商務的三大融合
第二代語音提供一種數字技術的解決,人跟人語音的通訊。但是在兩代網絡發展的同期,另外一個產業也就是互聯網產業大發展。我們講互聯網這種基于早期叫計算機網,甚至向民眾的開放網以后,我們知道這個網絡是一個人跟機器的溝通,我點擊搜狐,實際上是跟搜狐的服務器進行通訊,點擊淘寶就是跟淘寶的服務器通訊。
于是有人說為什么上網非要回到家里、回到辦公室,我們要帶在身邊。我們且不說這個帶寬不夠,因為畢竟是基于2代的目標。所以它畢竟不太適應于這些通訊,所以才出現了第三代。如果你懂得這個技術,從應用的角度不僅要解決人跟人通訊,還要解決人和機通訊。尤其是很多IT產業,包括很高層的人都沒有搞清楚。我們將來做什么,核心就是觀念的進行。
IP技術、互聯網技術打造了一個網業分離,所以這一點我們現在很多運營商不理解,而且包括廣電部門也不理解,包括IPTV的問題,現在說了電視機不能加機頂盒上網,這種要求你是沒有辦法做到的。首先我說我家電視機是我買的,你管不了。這種事情你要管他,你能管嗎?
所以我想說一點,就是說他們不應把電信業和廣電業都歸到傳統的IT產業。思維方式沒有變化,廣電是最明顯的網業不分離的產業,現在他管到你的終端了,你看看互聯網產業你做的內容、這個內容在誰的網上傳,這是管不到的。所以,整個IT產業,包括傳統的IT產業,必須要網業分離。
前不久我寫了一個很重要的報告,高層領導都看了。叫三網分離,現在IP技術帶來就是一個產業鏈,不是你一家通吃了,你必須容忍這個。國家發展非常的好,政府監管是正確的。之后分離了不會影響,這個網絡放在哪個網站上都由客戶來選擇,政府要加重一條,由于網業分離了,你要加強對渠道的監管,渠道現在政府有很強的控制力,所以擔心帶來的問題是毫無必要了。我們總是要尋找一個概念,而不是說讓這種商業模式跟我傳統的模式不一樣,這是錯誤的。你談的問題特別好,回到剛才說中國移動去收購鳳凰衛視,我講了很多的例子,現在電信產業它的發展趨勢三大趨勢。電信業跟傳媒業的融合、電信業很娛樂業的融合、電信業跟商務的融合三大趨勢。
五、內容在互聯網年代不可能為王 依舊渠道為王
我隨便舉一個例子,運營商很緊張,技術越來越進步語音技術就出現了,我靠語音活著就活不下去了,我覺得缺乏觀念的更新。
你剛才談到5年后誰靠語音誰就死。我們現在是保護基礎電信,但是技術帶來的商機是擋也擋不住的。我會去啟動你的多媒體業務的市場,還有3G的市場。
這幾年歐洲的巧克力不受歡迎了,最后咨詢了就是說電信的發展阻礙了他的發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沒有發生變化,但是移動電話的消費、互聯網的消費明顯增加,發現他吃東西的錢沒有省、穿衣服的錢沒有省,后來他把吃巧克力的錢省下來了。然后你的語音賺不著錢了。
我去年提出一個數字分發技術的渠道,運營商你不是做內容的,你是一個信息轉移的服務,就像交通運營業。但是現在人機通訊網的出現,就跳出這個語音信息。要逐步做出數字內部的分發渠道。為什么會像商務、會像娛樂、會像傳媒去融合的趨勢,但是如果作為一個分發渠道,比如說有兩個工作是原來運營商要做的,一個就是內容的集成,你要賣內容、你的內容從哪來,很多內容放在店鋪里有一個采購的過程。
第二個是內容的銷售,語音沒有銷售的功能。你比照一下中國郵政報刊雜志的發行,本身是一個第三方服務的方式,但是要有大量的報紙,每年誰讓你訂購報刊雜志是中國郵政。那么于是在未來的轉型中移動產業鏈中也出現了一個大的問題,搜狐的張總問我過。如果在移動當中門戶網站是不是就死掉了,那么他講的不是沒有道理,國際上不僅有理論上分析是這樣,甚至有日本的例子(英文)使得日本的運營商在內容服務的平臺上、在多媒體的平臺上、有CP、有運營商,他們就把SP都拿到自己的了。
但是我也想告訴大家這個模式不是惟一的,而且現在越來越多暴露出自己的弊端,因為信息時代內容可以人為創造的,所以內容的分類管理、而且現在很講究精確打擊,針對不同的客戶運營商做起來非常的吃力。同時你還做內容的集成上,如果內容上有一些奸商,你比如說放一些對社會有害的內容,那么從我們監管政策上來講找你的麻煩,運營商也意識到不可能沒有移動的SP,他可能小規模的做這個。今后他想找強大的合作伙伴,就是外包做一些專門的內容集成商,跟運營商合作,他并不想獨攬這個市場,而且也違背了互聯網產業最大的特點網業分離。網絡和業務分離應該是一個產業鏈。
通訊是典型的基礎設施,但是由于人機通訊出現它變成了汽車產業。中央電視臺有一個汽車論戰,最后專家說我們撇開汽車是有污染的,但是西方說汽車會帶動很多產業的發展,所以我們把互聯網比成公路交通,你看3G本身的效應很小,就是一個舞臺,但是這個舞臺不同于其他的舞臺,他就是一臺高速路,會拉動整個社會的發展。
你想沒有互聯網技術哪有搜狐,他會憑空的創造出一些產業出來,所以你必須跳出傳統電信的視野,同時帶來了我們剛才講的電信轉型的必要性,所以更重要我覺得轉型是觀念上的轉型。
主持人陽光:就是給產業帶來一個新的產業的出現?
呂廷杰:這種現象我們更愿意把它叫做誘發的增長關系,它的增長會誘發其他產業的增長,還有一種叫波及關系,我們叫做帶動性關系。所以我們覺得通信產業現在不僅人跟人通訊,還保留了這個通訊。和人機通訊兩條腿走路以后,既有基礎設施作用、又有帶動作用,這個產業變得非常的獨特。也是經濟學的相互的關聯的關系,所以我們覺得其實3G當然不是3G有更好的技術方案,還有4G。但是任何技術的出現絕不是偶然的,反過來講一個最核心的競爭力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帶來了運營商轉型的必要,到底誰會使市場洗牌,其實是科學技術不是需求,我們出現了神五、神六。
我們看到技術進步比如說帶來有些產業的衰落,比如說柯達、這次世界杯大賽看不到了柯達的市場,打敗他自己就是他自己發明的數碼相機,其實數碼相機技術是一個革命性的技術,這個技術使更多的人成了攝影專家了,其實有一些技術進步你不能阻攔,它創造了很多的產業機會。
呂廷杰:電信市場放開競爭會無所適從,不能基于這種新技術搭起業務平臺。贏者通吃,運營商只有提供更多的服務,才可以鎖定他的客戶
運營商開發的業務在企業層面、社會層面還沒有營造出很好的氛圍。
運營商應該很清楚自己的特征,然后更多地面向市場,了解客戶的需求,這對于運營商來講是一道很難的題,也是很關鍵的問題。
主持人陽光:我說技術含量并不是說他采用的網絡線平臺是不夠先進的,恰恰相反咱們中國是一個發明國家,但是我們在設備采購,包括網絡這種方面,我想我們是運營全球最先進的,其實我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在推動方面,我個人認為還是基于新技術帶來一種新的通訊產品也好、電信產品也好,包括我們的新媒體,包括從語音到數據業務的轉變,我個人認為基于這種新技術帶來新產品運用,這種創造遠遠不夠。
我看到您最近寫的文章來呼吁看到我們電信增值服務這塊。我們看到SMS短信的火爆,我們將來還有3G什么的,我想是不是這個話題我們可以延伸到更新的一些話題,比如說剛才互聯網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問題,是為后者挖墳墓的。是不是我們運營商這塊步子顯得稍微有點緩慢。
六、大者恒大 贏者通吃
呂廷杰:你這點提的非常對,如果我們電信市場放開競爭的話會無所適從,不能基于這種新的技術搭起業務的平臺。
我舉兩個例子,中國兩大運營商中國移動,我們講的那種兩個特征一個就是邊際效應遞增,所以贏者通吃,使得運營商有更多的服務,所以都可以鎖定他的客戶。
但是請注意你在中國的運營商中你會看到中國聯通的數據業務的能力,就是他的2.75代的CDMA要強于移動。但是他在數據業務中更多的出招,這樣的話反而會引導中國移動產業進入到價格競爭,為市場提供更豐富的通訊服務,比如說手機定位、移動的平臺如果不上3G的話做不了,誤差非常的大。但是聯通就可以做得很好。基于定位的又有很多,但是反過來看聯通做的很精,我覺得他們要利用數據這才是正確的方向。我們的運營商確實在業務創新能力還是有差距的,但是我覺得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除了運營商自身的問題,我們有一些政策上的問題,政策上的問題包括我剛才談到了IPTV的問題,政府沒有發放牌照,他想用IPTV,我們現在是諸侯格局,你不能進我的圈、我也不能進你的圈,其實IPTV這個概念就帶來了這個問題,我們阻礙了新業務的發展。
另外我們有一些開發出來的應用,在社會氛圍,我們剛才講企業層面、社會層面沒有營造出很好的氛圍。我舉一個最新的例子,一個完全是社會現象,最近我看到一個報道去年中央電視臺主流一頻道、二頻道、新聞頻道這幾個,包括鳳凰衛視幾大主流媒體,密集型的有十幾次報道所謂的短信網址。這個業務非常好,如果我想找旅館、我發旅館到50120,我把餐館兩個字注冊的,一訂粵菜我就推薦給誰誰,為什么推薦給他?因為他給我付錢了。這個東西非常的好一年多做不起來。什么原因?
出過一個案子,有一個小伙子一看短信網址出現了,他就把全聚德、阿里巴巴注冊了。但是馬云說我想給要回來,這個小伙子說掏10萬。阿里巴巴后來敗了,但是小伙子說給我30萬。第二次的時候阿里巴巴勝訴,一分錢不給,判小伙子把這個東西給人家。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新的問題,但是我們撇開法律,我不是特別懂法律,我們從商業運作的角度來講,如果我們從社會問題上,我們能夠保障這個短信網址的發展,巨大的商機在里面。互聯網這邊是誰都可以注冊,如果你不讓我注冊,我不知道我干嘛。你要我上千塊錢的服務費,我就不用。如果有一天全聚德的名字我想要回來,你說出十萬,我們法律你不能要30萬,我判10萬就是10萬。應該還是這小伙子勝訴也是10萬。阿里巴巴想我10萬塊錢買回來我不用買回來干什么,但是不買我還擔心這個短信網址以后有用了呢,所以會刺激短信業務的使用,這個市場會起來。
我覺得其實都是一個誤導,如果判小伙子贏了,絕對是非常的火爆。出現了搶注的浪潮,能叫上名的大家都在叫,我一聽這個情況,大家都不用我先把我的名字注冊了,比如說你發呂廷杰三個字到50120,這個非常的有趣。
這個政府也沒管、企業也不知道怎么弄,但是我們整個社會的理解是欠缺的,所以把一些市場、把一些好的業務做不起來,我們現在強調移動商務,短信是特別好的移動商務的引擎。我不知道你們注冊了沒有,我想說就是我們多角度的打造是缺失的,這方面我覺得我們國家這方面應該從各個層次要注意,但是運營商首當其沖在這方面下很多功夫。
他們能力弱也是由于他們原先是政府壟斷的行業,后來競爭不太充分。外界通常說你們是壟斷行業,但是運營商說了你們不知道我們打成什么樣,壓力有多大。我一個學生在某個省的運營商當副總,他跟我講,我剛分到這里的時候我是什么人,是領導在上面講話我在下面玩游戲機的人,現在頭發都白了。你可見壓力多大,因為你們的行業是國有控股,如果只有一家投資不可能充分競爭,如果結癥就在這個地方,但是反過來講通訊這個行業非常的敏感,涉及到很多問題。不可能讓你充分的競爭,所以這個行業持續的寡頭在任何行業都是常見的,政府有很強的管理這個企業。
你要想收購美國的通訊公司,他的國會一定會出來阻撓,中國某個公司到美國收購這樣的公司絕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的企業你很清楚你的特征,那么你怎么更多的面向市場了解客戶的需求,這個對于我們運營商來講是一道很難的題,這是很關鍵的問題。
七、下一步SP要不然就死 要不然活得很好
鄒山:中國移動對產業的控制非常的明顯,最近發生過的事情,他成立一個無線聯盟。
這個價格和SP之間的斗爭,現在我們知道非常多的SP已經窮途末路了,他們也不知道怎么做?在這種情況下您認為我們中國移動在這個問題上是一個什么樣的立場,同時對產業鏈的發展有一個什么樣的作用,是阻止作用還是有利于它發展的作用,還是轉型的問題,現在面臨一個語音嚴重的萎縮。我不知道您對這個怎么看?
呂廷杰:現在整肅SP的業務,我個人正在做國家自然基金的業務,就是數據研究。我們認為運營商應該可以生存的,但是我們說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這樣我每個月幾百塊錢花費,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轉移,那么這樣的話,SP運營商不掙錢了,這個判斷是錯誤的。
我說這一點就是說我也想跟你說說,我判斷移動運營商這些問題,中國移動就變成了這個領域的一個警察。這個是不是合理本身是值得商榷的一個問題。請注意,但是這個不賴中國移動,你管他他正好管下面的SP,我們待會兒來講他為什么這么強,取決于網絡,中國現在做這些,我剛才講在日本是沒有移動門戶網站的,它是通吃的。
那么中國移動初期的時候,目標聚集在語音業務,后來做了一個允許SP發展。首先我說SP要不然就死,要不然活得很好,這個就像我們數字0、1。也有很多人說活的好的就是好,一旦活不好馬上就死。這種現在是不穩定的,這種不穩定對產業發展不利的。這個應該是一個必須的。
中國移動有一個愿望就是實現利潤,就是在收入中,我賣了你這本雜志了,賣了你一首歌曲了,我希望得到更多的分成比例。當然SP、CP不同意,移動就出了一個另外問題。所以就回到一個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判斷他想通過這樣的模式對SP、CP強大的控制力達到一個調整,如果調整完了把所有的門戶網站滅掉、SP滅掉那樣未必。會找幾個有實力的企業,所以我覺得只不過通過這個作為調整的一個杠桿或者是手段。
于是有人問了為什么中國移動這么強的控制力,如果大家查,我曾跟幾個專家有強烈的辯論,做衣服沒有賣衣服的掙錢,你要把家電賣到國美,那么你進到國美了你還要三個月給你一結帳,每天上億元的流水,他拿的是你的錢。還有鄂爾多斯羊毛衫什么的,這就是中國政府限制的目的,要把你的零售渠道擊跨,他說了你可以不找我,但是一下1000萬件我現金給你,誰能做到這一點。
在任何一個企業,他要控制核心資本,而內容在互聯網產業,永遠不可能為王、只有渠道才會為王。所以這個是數字分發的渠道,將來會控制整個產業鏈,但是我們分析的結果就是這樣的話就可以彌補把語音降下來,上網不要錢了,從內容分成。從商業模式上講,運營商是為未來的商業模式做鋪墊,我覺得有一個長遠的目的。
八、固話宜取消月租費 套餐包月制最合適
第二個還有固網,移動電話不適合套餐、但是固定電話適合套餐。有人說即使這么做不能增加收入,但是我家里的電話是包月了,不打白不打,如果是這樣我盡量用固定電話打,更多的人給你做彩鈴什么的,增值服務就增加了。中國還有一個問題中國的差異化區域經濟城鄉差別不同區域更大,所以我覺得我們更快的實施,這是一個自救的方案。
摘自:搜狐IT |
|
|
|
|